2020年07月25日 10:13
对赵兴福一家来说,7月23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与一家人唠家常。拿着泛黄的国营厂工作证,赵兴福回忆起这些年,一家人从扎根山沟为生计拼搏,到落脚城市奋力追求美好生活,感慨万千,满怀憧憬。
三代人,三套房
干净的地板,洁白的墙壁,大大的“福”字,君子兰花开正艳。走进赵兴福位于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的家,面积不大,却温馨舒适。
“和老房子相比,现在的房子住得老得劲儿了!”65岁的赵兴福中等个头、皮肤黝黑,说话爽朗中带着朴实。
赵兴福夫妻俩刚工作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两人扎根大山深处一家国营厂。那时,他们的房子是不到30平方米的石头房,两铺火炕、一个土灶,冬天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夏天顶着蚊虫叮咬,一住就是十多年。
1990年企业改制搬迁到长春,赵兴福一家也随之搬家,单位给他分配了现在的住房。虽然没钱装修,他们却因过上了“宽敞日子”而高兴。然而负责维护小区的国企破产,不仅大批小区居民失去了工作,小区也被弃管,道路坑洼。
变化始于长春市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修整道路,新建草坪,小区环境一点点变美,大家伙儿的心气也高了。长山花园社区从脏乱差变成“花园式小区”,赵兴福也第一次下决心把房子装修一新,一家人住得更舒心。
儿子工作结婚、孙子孙女出生……这些年,赵兴福家添丁加口。几年前,儿子赵浩用公积金贷款买了一套110多平方米的新房,更加宽敞舒适,他说:“还想给父母换一套房,但老人住惯了,不想搬。”
好日子,稳稳的
疾病,曾是挡在赵兴福一家“找幸福”路上的拦路虎。
1998年,赵兴福的老伴邱立芬突发肺炎,由于治疗不及时,留下后遗症,让这个日子刚刚有起色的家庭陷入了长达十年左右的低谷。“最困难的时候,连几百元的取暖费都要找人借。”邱立芬说。
作为家里的女主人,瘦弱但要强的邱立芬坚持带病上班。赵兴福更是卖力工作,起早贪黑咬牙坚持。在他们的勤俭节约中,家里的外债一点点还清。
2003年邱立芬退休后,社保等很快办理,减轻了家里很大负担。2011年赵兴福退休时,也正常享受到退休待遇。“这些年,国家年年涨退休金,真庆幸赶上了好时代。”赵兴福说。
“现在政策好了,就连我爱人没有工作,全家人也挤出钱让她自费参了保,这样一家人都有了保障。”赵浩说。他和爱人都是“80后”独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有了保障,全家人的小康生活稳多了。
幸福路,长又长
“虽然都是国企职工,但是我俩是工人,我儿子是高级工程师。”赵兴福每每提起儿子,都是一脸自豪。只上到中学的两口子,将供赵浩读书当成第一任务。
“家里困难的时候,我看到父亲再累也在坚持,我的性格也变得要强。”赵浩说,从山沟小学到硕士毕业,他总是拿奖学金最多的那个。毕业以后,他在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一路从助理工程师考到高级工程师,参与了南水北调工程、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
经历了小时候的穷日子,到如今过上小康生活,赵浩并不满足,对未来也有更多规划。“希望自己事业上能有更大发展,在水利工程勘测领域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他说,“更远的梦想,是在高科技领域开一家自己的公司,自主创业打出一片天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让全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好。”
这些天,赵浩的妻子陈松月努力学习烘焙技艺。她是朝鲜族人,从小能歌善舞又擅长厨艺,这些年全职抚育孩子。“如今电商直播平台这么火,在家里也能通过手艺赚钱,我也想试试身手。”她说。
炎炎夏日,小区里纳凉的人多了。赵兴福一家住在一楼,邻居们路过时,总能听到屋里传出笑声。
“很多人说我的名字有意思,是不是一直在找幸福。”赵兴福说,“我说是,我们一家一直在找幸福,一直在奋斗,将来幸福的日子还长着呢。”(记者 宗巍 段续 张建 邵美琦)(新华社长春7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