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9日 19:33
作为全国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最早地区之一,近年来,延吉市通过各领域、各行业大力实施以“选树10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集体和10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个人”为内容的“双百工程”,持续推进各民族经济、文化、情感深度融合。
全力推动民族团结创建“双百工程”离不开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何为“八进”?延吉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人给出答案:近年来,延吉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维护边疆民族团结稳定和谐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在不断探索推进的过程中发现,想要引领各族人民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必须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机关、学校、社区、村屯、企业、军警营、宗教场所和家庭中,此为“八进”。
在“八进”过程中,延吉市将“进机关”排在了第一位,目的就是为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建设的一项日常工作来抓。今年以来,延吉市民族宗教事务局通过全面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引导各民族干部带头学习通用语言文字,增进了各民族干部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而在思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实现团结统一。
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学校生根发芽,始终是“进学校”的初衷和目标。延吉市逐步推行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市各民族中小学累计招录通用语言教师120余人,自编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同时,各中小学以纪念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以“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为主题的党旗传递活动,教育引导中小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荣光、苦难辉煌的奋斗历程。延吉市中央小学和东山小学被列为全省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试点学校,为全面争创民族团结示范学校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力抓好民族团结,不能少了“进街道”“进社区”。为在全市各街道社区深入开展以“争做文明市民,共建和谐家园,促进民族团结”为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延吉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引领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到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来。去年,延吉市以全国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北山街道连续15年举办“邻居节”活动,辖区各民族群众齐聚一堂,包饺子、品美酒,齐歌共舞,互帮互助,先后表彰“好邻居”438对、民族团结楼栋25个、民族团结单元55个。开展各类活动达7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18万余人次。北山街道丹英社区在全国率先成立“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引领各族群众“零距离”交往,切实增强了辖区干部群众的“五个认同”意识,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丹英社区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单位”,丹山社区被评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在“进村屯”中,延吉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推动特色村塞建设,打造了一批民俗特色村寨品牌;在“进企业”中,发展民族产业,培养和发挥各族人才优势,鼓励创新;在“进军警营”中,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使“双拥”工作常态化,不断加强各族居民和军警关系;在“进宗教场所”中,延吉市利用宗教重大节日和活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引导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进家庭”中,延吉市每年评选出100户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家庭,宣扬他们的典型事迹,切实为延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奠定坚实基础。
“八进”活动成效如何?延吉市拿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清单: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授予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市)”,连续六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连续八年蝉联“全国百强县市”,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全面小康指数百强县市”等称号,是吉林省唯一荣获5个国家级百强县市称号的城市。
成绩的背后,是延吉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真正做到了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落实到各个层面,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覆盖。如今,延吉市已将民族团结凝练为延吉精神,升华为延吉之魂。前路广阔,启航新征程中,延吉市仍将在新形势下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继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