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07日 07:51
巍巍长白山,昂然伫立;
滚滚图们江,奔流不息。
地处长白山下、图们江畔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团结和谐,美丽富饶。
这是一片浸润着崇高革命精神的红色热土: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在这里甘洒热血、英勇战斗;
这是一片充满生机活力的土地:青山苍苍,碧水茫茫,一片片原野生机盎然,各族群众安居乐业;
这是一片团结进步发展的沃土: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边疆稳固,204万各族儿女在这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在延边,民族团结有光荣传统、有群众基础、有文化血脉。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伟大历程中,延边各族人民始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始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守望相助、和衷共济、团结奋进,不断谱写民族团结事业新篇章,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延边这片红色热土上绚丽绽放。
红色历史铸牢民族之魂
一部建州史,一部团结史。
延边是一方红色热土,是我们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边疆民族地区之一。早在1928年,中国共产党就在延边地区开展建党工作。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延边各族兄弟姐妹生死相依、并肩作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民族情感在战火的洗礼中得到凝聚和升华。
1952年9月3日,吉林省延边朝鲜民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12月改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后,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积极探索和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各项事业发展中的运用,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仅用20多年时间就在延边大地上建立起了包括工业、农业、商贸在内具有相当规模、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为延边经济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延边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延边各族人民继往开来,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
虽然时代在变,但这块土地上倍加珍惜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始终没有变。
——1954年8月,州委、州政府用文件形式规定下来,把每年的九月确定为“民族团结宣传月”,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开创先河;
——1985年,由州民委组织编写的中学《民族政策常识》和小学《思想教育—民族团结部分》正式出版发行,列入中小学政治课教学计划,开展系统的民族教育,此举走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前列;
——1990年,州委、州政府把定期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用文件形式规定下来,这在全国各地尚属首次……
建州以来,我州已召开了15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选树表彰了一批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截至2019年,全州45个集体、55名个人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大会表彰。截至2020年,全州151个集体、223名个人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大会表彰。延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党的民族政策成功实践的典范,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示范引领意义。
红色力量铺就脱贫之路
走进龙井市老头沟镇桃源村,一条条扶贫路平坦宽阔,一排排民房整洁明亮,一座座温室大棚奏出农户致富的凯歌,美丽乡村新画卷在绿水青山间徐徐展开。几年来,持续推进的脱贫攻坚战,让桃源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桃源村第一书记崔磊说,桃源村通过改善村基础设施,引入光伏发电、大榛子特色产业、温室大棚项目等,让桃源村拔除了穷根。2018年桃源村整村脱贫,村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民族团结进步,关键靠发展。为了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民族团结进步注入不竭动力,我州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举全州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
——以发展产业为重点,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实施“一张网”兜底保障、扶贫项目收益差异化分配等一系列具有延边特色的扶贫举措,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大力实施“产业强州”战略,专项设立5000万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持资金,推广发展油用芍药、元宝枫、桑黄等农村一二三产融合项目,帮助农民在存量土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收入,提高农业附加值。
——以绿色转型为方向,加快“绿水青山”转换“金山银山”。大力实施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主攻医药、食品、木制品、能源矿产、装备制造五大产业,建成现代中药产业带、矿泉水产业园、海产品加工园、朝鲜族特色食品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全方位开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边境风貌、冰雪风韵和红色旅游资源,打造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2个,“美丽中国·鲜到延边”品牌愈加响亮。
扩大就业、增收致富、教育提升、全民健康、安居保障……一项项扶贫政策不折不扣落地,一件件好事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截至2020年底,全州4个国贫县、1个省贫县全部摘帽,3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7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红色精神浇灌团结之花
“在由56个民族构成的祖国大家庭里,我们只有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团结一心、共同发展,才能永久的和谐……”日前,在延吉市东山小学4年4班教室里,学生们正在开展《我眼中的纳西族》“民族风”活动。走进延吉市东山小学,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教学楼内宣传栏里,张贴着学生手绘的民族团结宣传画以及百年党史故事和他们的心得体会。该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李英花介绍说,该校以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课程滋养、活动熏陶、文化建设三个途径入手,寓教于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冬日里,延吉市白山社区活动室里热闹非凡,社区老年协会的老人们正在开展唱红歌活动。一直以来,白山社区通过开展联谊会、运动会、文艺演出、厨艺比拼等“睦邻互助节”系列活动,增进邻里关系,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了社区各民族同胞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多年来,我州在全国率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众多优势,发挥红色基因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激励作用,在村(社区)、学校、企业、宗教活动场所等基层单位,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创新创建活动载体,让红色成为创建工作最亮丽的底色,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沧桑巨变,春华秋实。回忆往昔,在延边这片沃土上,红色印记遍布各地,各族群众传承着艰苦奋斗、创业奉献的精神,齐心协力为延边的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今天的延边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族干部群众更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百年奋斗经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断谱写新时代延边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