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9日 07:26
70年跨越赶超,70年砥砺奋进,70年华丽蜕变。
建州以来,在中央、省及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历届敦化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敢想敢干、敢为人先,风雨同舟、 阔步前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须有我”的担当,探索并走出一条绿色转型创新发展之路,用激情和实力创造出无愧于敦化时代、无愧于敦化历史、无愧于敦化称谓的崭新业绩!
2020年,敦化市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绿色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
县域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一方阵
敦化,地处长白山腹地,位于吉林省东部,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西大门。
70年来,敦化市委、市政府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市级党政领导换届不换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特别是近五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等不利影响,敦化始终秉持“抓住机遇、快速反应、一紧再紧、事在人为”理念,以“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为主线,以精品城市和乡村振兴为两翼,敢想敢干,敢为人先,苦干实干,拼搏抢上,在县域经济振兴发展中跑出“敦化速度”,县域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一方阵,书写出敦化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021年,敦化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8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1.8亿元,与1958年建市初期相比,分别增长202倍和260倍,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10.3亿元,实现“十四五”开门红,荣获全省县域综合考评优胜县市,位列县市级考评第一位。今年上半年,在严峻疫情影响情况下,敦化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均实现60%增长,工业用电量增长18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3%,牢牢占据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梯队,创造了逆势而上、风景这边独好的“敦化奇迹”!
——工业经济迅猛发展。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到85户,占全州近三分之一,总产值年均增长8.7%,形成以医药为核心,以木制品制造、机械制造、食品制造、能源矿产为四大板块的“一核心四板块”产业格局,其中医药产业跑出“加速度”,成为敦化绿色崛起的重要支撑,形成了敖东、凯莱英、华康、金赛、草还丹、健芝宁、广亿、元宝枫等八大医药园集群态势,并获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1年,敦化医药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医药产业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势头强劲,带动工业经济整体提升,规上工业产值增速再次领跑全州,敖东集团进入全国医药百强,凯莱英成为敦化首个产值超20亿元单体企业。
——项目建设硕果累累。敦化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县域发展的压舱石,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近五年来,累计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300多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8个、亿元以上项目224个、竣工投产项目88个。2021年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8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9个、亿元以上项目5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国内首座700米级水位高差抽水蓄能电站四台机组并网发电;亚联机械智能车间、广亿医药健康产业孵化园等19个项目竣工投产;华康固体制剂车间、东北石油交易中心、韩贞农业综合产业园等54个项目完成投资30亿元;敦化至长白山高铁竣工通车,香水水利枢纽建成使用。敦化四年三次承办吉林省项目集中开工延边现场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
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敦化市坚持以绿色转型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旅游兴市”战略,助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2021年,敦化市全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0亿元。
2016年以来,相继荣获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等荣誉称号。
——实施旅游规划“一张图”,制定出台《敦化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14项规划,形成全域旅游发展蓝本。出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扶持政策实施细则》等8项扶持全域旅游发展政策性文件,统筹各部门项目资金,所有基础设施按景观规划进行建设,围绕服务旅游做好配套。
——构建四纵六横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3A级以上旅游景区开通旅游客运班车,完成城乡主次干道全域旅游交通牌“多语化”改造,在旅游公路、核心吸引物入口等处设立全域全景图,建成7条旅游风景道、休闲步道、城市绿道。在高铁客运枢纽站建设全域旅游集散中心,高速、高铁出口、乡镇、社区、涉旅企业设置全域旅游服务站,游客集中场所设立旅游志愿者咨询服务点。开展旅游培训、旅游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林场、进机关、进学校活动,形成“人人都是讲解员、人人都是推介者”的社会氛围。
——突出抓好全域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5A级景区六鼎山文化旅游区为引领,差异化打造16个旅游示范点。实施“旅游+项目”,张笑天文学馆、老白山影视基地、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等项目建成营业,中成朝鲜族民俗村、渤海湖文化旅游夜经济集聚区、亚光湖湿地学院、老白山木质栈道等项目正在建设;实施“旅游+商业”,建设旅游购物综合体3处,实现旅游住宿多样化。打响“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旅游形象品牌,打造“吉祥六鼎山”“大美雁鸣湖”“冰雪老白山”“生态亚光湖”“红色寒葱岭”“魅力小山村”等旅游名片,利用“六鼎山文化旅游节”“老白山国际冰雪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开展节庆营销,有力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2017年,敦化市成功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2019年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今天的“魅力敦化”更加生态宜居。1958年以来,敦化建成区面积由5平方公里扩大到32.8平方公里,城镇化建设始终处于全省县市的排头,是吉林省唯一一座集国家卫生城、园林城、绿化模范城和优秀旅游城于一身的魅力宜居城市。
该市坚持“市民每出行500米就有一处公园广场”的建设路径,建成22个公园广场,打造“公园广场之都”;立体性、错落化布局全域夜景,建成吉林东部“不夜城”;城区与六鼎山景区连片打造,形成“城市即景区、景区即城市”建设模式,让随处可见的美成为“敦化印象”。
2021年,敦化市新建改造牡丹江大路、华康大街等城区街路15条,更新人行步道12万平方米,新建二次供水泵站1座,敖东大桥、敦化大桥、六鼎山大桥实现三桥联通;南湖公园、滨江公园建设有序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新增省级美丽乡村4个、“美丽庭院”“干净人家”3万余户,雁鸣湖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和“一村一品”示范镇。
乡村振兴步伐加快,粮食连年稳产70万吨以上,先后获评全省乡村振兴试验区和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市;农村环境大为改观,财政累计列支1.8亿元,撬动12亿元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危房、安全饮水问题彻底解决,厕所革命、“大棚房”整治、镇村垃圾转运成效明显。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深入实施,河湖长制落细落实,林草长制试点先行,建成区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7座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敦化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作为为民谋福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社会事业迅猛发展,群众幸福感逐年提高。
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0374元和17885元。24个贫困村250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收入增长4.5倍,成效考核始终位列全省“较好”以上等次。安居工程深入实施,改造老旧小区120万平方米,“无籍房”问题基本解决。2021年,累计发放城市低收入家庭帮扶资金17.2万元,成功打造孝贤村、文明楼院各100个。各类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兜底保障网不断织密织牢。社会事业更有温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民族教育园区投入使用,西环教育园区加快建设,技师学院跻身国家中职示范校,敦化获评全国教育挂牌督导创新县;“医共体”组建成立,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落地12个“抗疫国债”项目,全市医疗救治水平不断增强;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张笑天文学馆、敦化大剧院建成开放,融媒体中心挂牌,综合档案馆主体封闭。非遗项目“中国刀画艺术”编入《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吉林卷》,获评“中国刀画艺术之乡”。获评全国食品安全先进集体,荣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五连冠”和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敦化正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奋进的姿态披荆斩棘,向着打造实力更强、活力迸发、魅力宜居的吉林东部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