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7日 17:47
汪清县罗子沟镇积极发展吊袋黑木耳产业,把“小木耳”做成“大产业”,稳农就业,助农增收。
在汪清县罗子沟镇古城村上空俯瞰,一排排木耳大棚整齐划一地矗立在田间;大棚内,一串串木耳菌袋悬挂在空中,工人正在对刚刚出菌的菌袋进行检查。
据了解,吊袋木耳技术并不是汪清县罗子沟镇所独有,而是借鉴了黑龙江东宁的木耳吊袋技术,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有所创新。普通的大地木耳每平方米土地可以放置25个菌袋左右,而吊袋木耳技术在每平方米土地上可以放置54个菌袋左右,产量翻番,质量好,周期短,成熟期早,一年可种植两茬,经济收入也至少可以翻上一番。
罗子沟镇从去年开始推广吊袋木耳,初期由新村村、下河村、古城村等十个村组成联合体,筹资100万元,用于吊袋大棚安装,配套供电系统、供水系统等。据汪清县海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负责人张秀红介绍:“因为采耳时间整个往前提前了一个半月左右,不会捡上雨季,就算是捡到雨季我们也不怕,因为我们大棚上边的遮阳网跟塑料,如果实在来了连阴天的话,我们可以把塑料往下落一落,这样不会受天气的干扰。”
据了解,吊袋木耳项目初期十个大棚年生产能力大概在25万袋,年产黑木耳18.75吨,产值131.25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2人,照比传统地栽木耳产值翻倍。虽然罗子沟镇吊袋木耳起步不足一年,但目前已建成园区2处,大棚31栋,建设面积近3万平方米,年均可吊挂菌包80万袋,生产黑木耳60多吨。今年,罗子沟镇吊袋木耳被省农业农村厅评选为“吉林长白山黑木耳区域公用品牌生产基地”。汪清县罗子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邢珍林说:“预计年底,全镇新增产业园区四处,大棚增至81栋,达到全县之最。”
记者:杨光 朴永杰 金鑫
一审:洪涛
二审:郎秋萍
三审:孙明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