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疫”路同行 守住后方“战场”筑牢生命防线
2020年03月10日 17:16
驰援武汉、助力基层战“疫”、支援全州核酸检测工作、救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院一批又一批勇敢的“逆行者”,奔赴前线冲锋陷阵,他们是新时代最可敬可爱的人。而在我院“后方”还有一群默默的“坚守者”,他们虽然没有站在阵地前沿,却也冲在了挽救生命的第一线,兢兢业业保障着医疗安全,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全力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为取得战“疫”的全面胜利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不停摆 让“等不起”的患者不用等
3月2日,69岁的焦大爷在家中开心地和家人聊着天,场面十分温馨,但在一个月前他因胸主动脉夹层差点丢了性命!让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老人再次赢得生命的是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安君教授团队的不懈努力与奋力救治。
焦大爷是安图人,基础性疾病多,既往史有高血压、脑梗、心包囊肿等。2月1日,焦大爷突然感到胸背部撕裂样疼痛, 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接诊医生感觉异样,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随后,焦大爷在家人的陪同下,转治我院急诊医学科就诊,行主动脉CTA 检查确诊为胸主动脉夹层,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急诊医学科立刻开通绿色通道,将焦大爷紧急送至心脏大血管外科救治。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比心梗更凶险的疾病,就像绑在身上已经点燃的炸药包,随时能要命,且手术风险极大。安君教授接诊后多次组织病情讨论、研究治疗方案,在对其进行降压、止痛、消炎等对症治疗后,进行了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随着支架放置完毕,成功地将夹层破口封闭,手术顺利完成,成功拆除了焦大爷身上最致命的炸弹。11天后,焦大爷康复出院,对安君教授的全力救治充满了感激:“安主任,谢谢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要是没有安主任,我这腿可能就保不住了。”同样对安君教授感激不已的还有61岁患有急性左侧股动脉栓塞的李大爷,他也是在“鬼门关”内走了一遭,幸亏安君教授和他的团队连夜为他展开了手术,避免了他因肢体缺血坏死造成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李大爷也已康复出院。
“治病救人是我们医生的职责,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我们虽然没有在前线,但后方同样是战场,也要用尽全力、高效能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打好每一战。”面对患者的感谢,安君教授如是说。
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一刻都不能等,稍不留意就会导致生命危险!疫情期间,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在安君教授的带领下,始终坚持常态救治不停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问诊,确保无流行病学、接触史的情况下,将患者及时收治入院、及时完善检查、及时开展手术,用最短的时间和最高的效率解除患者病痛。自2月3日至今,共完成5台高难度手术,目前患者手术后病情均好转。
运动医学科: 关爱不停歇 温暖疫情下的“特殊”患者
“特殊时期我也不想添乱,但是我真怕自己以后连手都不能动了,杨主任您帮帮我吧!”近日,我院运动医学科接收了一名特殊的转诊患者,患者双腿残疾,近期又遭遇车祸外伤,导致“巨大肩袖撕裂”。能否及时救治,直接关系到她今后的生活质量。
这名患者是龙井市的崔阿姨,年幼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后来虽然康复却导致双下肢行走不便,平时生活及工作只能依靠双上肢来完成。可惜命运之神没有因此而怜惜她,今年年初,她再次遭遇不幸,一场车祸导致她右侧肩部受伤,被确诊为“巨大肩袖撕裂”,剧烈的疼痛使得活动受限。
车祸发生后,崔阿姨一直在当地医院接受保守治疗,但疼痛症状始终未见缓解,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她心里压力特别大,总是担心自己变成“废人”,不时以泪洗面。家人不忍崔阿姨一直忍受这样的折磨,冒着疫情的压力四处咨询。最终,在熟人的介绍下,来到我院运动医学科求医,希望能得到相应的救治。“
虽然现在形势特殊,但我们面对的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面孔。有时我们说一声不,就会关上一个家庭希望的大门。所以我们从不轻易说不。”接诊后,运动医学科副主任杨士鹏副教授考虑到崔阿姨的特殊情况,决定尽快接收她入院,为其进行手术。在对崔阿姨患者及家属在术前进行新冠肺炎全面排查排除后,又立刻与手术室及麻醉科充分沟通,决定当日给崔阿姨做手术。
“肩袖撕裂”手术方式有切开手术和全关节镜手术两种方式。切开手术损伤大,术后恢复较差。全关节镜手术损伤小,手术难度大。崔阿姨是肩袖损伤中的巨大撕裂,肩袖损伤程度大,全关节镜手术会难度更大。经过与科主任认真研究手术方案后,杨士鹏副教授团队最终还是决定对崔阿姨行全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手术。术中,探查发现崔阿姨的损伤程度比预想中的还要严重,杨士鹏副教授团队默契配合,在麻醉科、手术室护理团队的支持下,手术开展非常成功。术后,杨士鹏副教授还耐心指导崔阿姨进行康复锻炼。由于得到及时的救治,目前,崔阿姨的肩关节疼痛及肿胀症状明显缓解,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对杨士鹏更是充满了感激之情。
此时此刻,疫情防治重于泰山,所有的医护人员都付出自己努力,运动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也在主任李成福教授的带领下,用自己的努力,救治患者、传递关爱。正如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所说:“医疗的本质是照护,而不只是服务,医患关系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最值得珍惜的关系”。运动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做到了!
麻醉科:坚守不放松 无影灯下守护生命安全
麻醉医师是无影灯下的生命守护者,在无形中为患者的生命安全默默奉献,每一台手术的成功,都离不开麻醉医师的全力守护。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我院麻醉科全体医护人员在主任黄学洙教授的带领下始终坚守阵地,保证全院手术和抢救工作等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前方战友们呐喊助威,同心协力,共抗病毒!
近日,40多岁的李先生因消化道穿孔紧急住进了我院,必须及时行手术治疗,延迟治疗会出现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手术前,患者需要接受气管插管全麻。即使平常,气管插管都是一项难度大、风险高的技术,一般都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来操作,更何况,在现在这种特殊的时期,患者还持续高热,体温一直在38℃以上,可能存在病因不明的感染风险,更加增加了操作难度。
“我去吧,我插管经验丰富。”这时,麻醉科郑荣珍副教授主动请缨,在患者病情不明的情况下,有多年的临床经验的让他有信心打赢这场“近身战”。他想用自己的经验给年轻的同事撑一撑伞,挡一挡雨。由于技术娴熟,插管顺利,患者的手术也很成功。疫情期间,郑荣珍共完为5例发热患者进行插管手术,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老党员这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使命感。
病毒无情“延医”有爱!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虽然阻挡了人们出行的脚步,但却从没有阻止“延医”救治患者的决心。全院医护人员在院党委的带领下,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一方面紧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方面常抓医疗质量接诊患者,目前,医院各科室各岗位都紧紧围绕这两个点开展工作,疫情期间依然全力以赴守护着全州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