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 17:45
汪清曾是中共东满特委机关所在地,素有“延边井冈山”之称。近年来,汪清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传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不断奏响民族团结进步的华美乐章。
“民族团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汪清是国家革命老区,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汪清县第四幼儿园积极探索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园里设置了非遗展示区等幼儿自主游戏、互动交流的活动场所,将象帽舞、花图、掷柶、剪纸以及拓印、风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游戏区中,以混班教学、混龄游戏的方式,拉近孩子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距离,让幼儿们在生活和游戏中亲传统、明礼仪,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汪清县第四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李海兰说:“我们在环境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民间游戏、民间艺术、节日节气还有童语童音的课程的搭建下,让孩子们从小去感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民间的文化、我们非遗的文化,乃至做到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我们在培养有中国心、有中国情、有中国味的中国栋梁。”
作为曾经的中共东满特委所在地,汪清曾是抗日战争时期东满地区党的领导核心和抗日战争指挥中心,吉林汪清爱国主义教育中心“烽火”主题展,包括序厅、“边疆危机 奋起反抗”“旗帜树立 共御外侮”“不畏强暴 浴血奋战”“不屈不挠 最后胜利”及尾厅六个部分,通过大量史料、图片及场景,全面生动记述着党在东北地区带领各族人民进行抗日革命的光辉业绩。今年7月,该中心成为我州首批4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之一。今年以来,中心共承接省内外各级各类教学培训184期,参加培训人数达2.5万余人次。吉林汪清爱国主义教育中心讲解员赵亮亮说:“我们也是对烽火主题展的11处展板、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遗迹也进行了调整,挖掘好民族团结教育的各种抗战历史以及人物,讲好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红色故事。”
位于汪清的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展示馆,以汪清县朝鲜族农乐舞发展历史为主线,借图文科普、实物展示、场景还原、实景沙盘和教学体验等丰富形式,向观众形象展示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舞台上,伴随着铿锵鼓点,舞者们甩起象帽,彩带飞旋,神采飞扬,向观众展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根深干壮、枝繁叶茂的独特魅力。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是融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文化艺术,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民族文化瑰宝。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代表性传承人金明春曾以30秒内甩32米双层彩带并跳跃44次,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代表性传承人金明春说:“传承和保护工作以外,还是我们农乐舞的内容上,首先举个例子,比如说象帽动作当中,还融入中华民族的元素武术、古典舞。”汪清县委统战部工作人员权光虎说:“深入挖掘我县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研学中心、‘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示范校、旅游促‘三交’基地,积极开展‘党心连民心’‘十五个一’‘民族团结我践行’‘红色主题’研学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持续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记者:何平 吴君华)
来源:延边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采编中心
初审:洪涛
复审:张洋
终审:孙明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