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延边医院 > 【新技术】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远端桡动脉穿刺技术,让冠脉介入患者更“舒心”

手机版百姓热线
空白

【新技术】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远端桡动脉穿刺技术,让冠脉介入患者更“舒心”

2025年01月10日 17:31


冠脉介入治疗

能解决很多病人的

“心痛”难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如何让造影患者

手术更加微创、安全

是心血管内科的医生们

一直孜孜追求的目标!

为了提升患者的就医诊疗体验,不断追求技术创新,2023年6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赵光贤主任医师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学成归来后,凭借专业积累与术前筹备,成功开展了吉林省首例经远端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介入术,开辟医院冠脉介入新途径。此后,他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总结,优化医疗及护理流程,目前已有近120名患者受益。

杨先生(化名)便是众多受益者之一。作为二次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她先后体验了传统桡动脉入路和经远端桡动脉入路两种方式。亲身对比之下,杨女士对经远端桡动脉入路称赞有加,“无论是压迫时间的锐减,还是压迫时痛感的大幅降低,都让我这次就医过程舒适太多了,真心感谢医生们带来的新技术!”在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中,常规桡动脉(手腕上方)穿刺入路、经股动脉入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那么,为什么还要采用更远、更细的远端桡动脉血管路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呢?

1、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远端桡动脉表浅,较易止血,术后轻轻压迫3—5小时即可,明显短于常规桡动脉穿刺压迫时间,减少了血管闭塞等并发症的发生。远端桡动脉周围无神经分布,穿刺风险小,神经并发症少。

2、保留桡动脉储备。不损伤桡动脉主干,避免桡动脉闭塞,便于再行介入治疗;保留的桡动脉可作为心脏搭桥血管的来源,不影响血透患者经桡动脉穿刺建立血管通路。

3、舒适度更高。常规桡动脉穿刺介入术中要求患者手臂长时间保持外展姿势,术后穿刺部位用压迫器止血,患者会感到手部甚至前臂肿胀不适,远端桡动脉路径术中患者手臂不需要长时间保持外展姿势,绷带压迫时不影响手部及腕部的活动,解除绷带后患者能自行完成穿衣、吃饭等动作,极大提高了患者术中、术后舒适度。手术部位这一小小的变化,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医学理念的进步,让手术更加安全,患者更为舒适。此次新技术的成功开展,正是我院不断追求技术创新、提升患者就医诊疗体验的生动缩影,也让更多患者看到了健康新希望。未来,医院将继续砥砺前行,让先进技术惠及更多百姓。

专家简介

赵光贤

心衰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

擅长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及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诊治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治疗;心肌病的诊治,擅长于急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整合医学分会理事;吉林省心血管介入委员会会员;吉林省心血管介入健康管理委员会委员。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

初审:李颖

复审:杨丽丽

终审:朱东日


[ 本作品中使用的图片等内容,如涉及版权,请致电。确认后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电话:0433—8157607。]

延边信息港 / 延边广电客户端
标签: 桡动脉  介入  患者  入路  远端 

信息广场

登录天池云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