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6日 11:28
护佑健康,大爱无疆,北京专家吉林延边行!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特邀: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应急总医院
门诊预约电话
0433-2661717
手术预约电话
19843371717
周一至周日
08:00-11:30
13:00-16:30
可长期接受预约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在线进行预约
出诊日期以电话通知为准
专家介绍
接受预约
张力(西医)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肺癌。少见病: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治。
工作经历:1993年进入北京协和医院攻读硕士学位以来,师从于李龙芸教授,潜心从事呼吸系统疾病诊治,尤其是对肺癌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7年开始作为全国唯一的临床部分主要研究者开展盐酸埃克替尼的I、II期临床研究,这是我们国家9.5、10.5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内容。在I、II、III期和IV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首个研究并发表论文简述了其他耐药机制,初以T790为主,为深入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明确方向。又在EGFR 21外显子LB58R突变阳性病例开展的凯美纳双倍剂量治疗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以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填补了21外显子疗效提高与19外显子相当的全球空白,全面超过了进口药物在该领域的疗效。该项目被前卫生部誉为“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获得2012年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年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排名第5,由此张力本人2017年获得杰出呼吸学术贡献大奖,由王晨和钟南山院士亲自颁奖。近30年在呼吸与重症病医学科,完成大量繁重的危重症和疑难杂症及常规病人的诊治临床工作同时,牵头完成了国产新药研发项目5个,作为协和主要研究者50余项,成为中国新药研发领域的中青年优秀医生,为祖国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社会任职: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委员,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北京肺癌防治联盟副会长,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癌免疫治疗委员会主委,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脑转移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呼吸杂志第八届编辑委员会资深编委,中国肺癌早诊早治能力提升工程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副主席。
1月22日出诊
亓放(西医)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鼻窦炎、鼻息肉的鼻内镜手术治疗,脑脊液鼻漏修补手术,鼻腔鼻窦肿瘤及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喉、气管肿瘤手术治疗。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中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鼻科学组成员,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杂志编委,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编委。
接受预约
刘鹏(西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心脏血管病中心主任,心脏血管外科电化疗科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擅长在颈动脉内膜剥脱同期冠状动脉搭桥、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杂交技术治疗血管畸形,在DEEP球囊、人工血管联合自体静脉、人工血管联合DEEP球囊治疗糖尿病足以及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的支架治疗、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方面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心脑同治,微创治疗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同期冠状动脉搭桥、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为肾透析的动静脉造瘘术,胸、腹主动脉瘤的微创治疗,糖尿病足的介入及微创治疗。
学习经历:1979.8-1984.8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9.8-1993.8日本大学医学部留学并获心脏血管外科医学博士学位;1993.1-1993.3日本大阪国立循环器病中心研修心脏血管外科;1997.12-1998.3台湾振兴医院心血管外科研修心脏血管外科和心脏移植;1998.4-1998.10日本大阪国立循环器病中心研修血管外科;2004.2-2004.5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血管外科中心学习血管外科。
工作经历:1984.8-1985.8中日友好医院外科系统轮转,1985.8-1989.8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任住院医师;1989.8-1993.8 日本大学医学部心脏外科住院医师;1994.1-1998.1中日友好医院医务部主任,院长助理;1997.6-1998.4卫生部扶贫“健康快车”医务主任,车长;1996.10-2000.7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副主任;2000.7-2021.9.8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科主任;2015.7-2019.10.31中日医院医务处处长、心脏中心主任;2017.4.6-2019.10.28 中日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2019.10.28-2022.4中日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心脏中心主任。获得科技部、国家卫健委以及中日友好医院科研基金项目共6项。参与培养硕士生10名,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血管外科著作2部。另曾荣获2003年中组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称号。
社会任职: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监事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颈动脉学组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与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应急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静脉输液通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常务编委,《中华血管外科杂志》常务编委,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北大医学部心血管外科学系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医工交叉试验班” 医学导师。
接受预约
王国春(西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专业擅长:擅长诊疗各种常见的及疑难的风湿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及痛风等。长期从事“肌炎皮肌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对肌炎皮肌炎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学习经历:1991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德国Lubeck 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7-1999年在加拿大Alberta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工作经历:1991年起,历任中日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
社会任职:炎性肌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分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会长;欧洲肌炎注册委员会执委会成员;国际肌炎学会执委会成员;第1-5届全球肌炎大会执委会成员;欧洲神经肌肉疾病中心委员; EULAR/ACR 肌炎分类诊断标准修订委员会执委会成员;欧洲血管炎学会委员; 国际神经肌肉疾病会议(2024 ICMD)执委会委员;《Arthritis & Rheum》等20多种国际专业杂志审稿人;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中央保健委员会保健会诊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接受预约
刘静(西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白内障专业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擅长白内障的诊治,特别是对难治性白内障、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及复杂性白内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已完成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二万多例。
学习经历:1985年吉林大学(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毕业;1990年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眼科)硕士毕业。1992年留学日本爱知医科大学眼科,也曾作为访问学者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香港眼科医院研修。是国内率先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医生之一。
工作经历:1990-至今:历任中日医院眼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
社会任职:中华健康快车特聘白内障专家;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委员会委员;中华海峡两岸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1月18日出诊
鲁瑶(西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乳甲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专业擅长:擅长诊疗甲状腺、甲状旁腺、乳腺等疾病。尤其擅长颈部无瘢痕腔镜甲状腺手术、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甲亢手术、原发性及继发性甲旁亢手术;乳腺癌保乳及根治术、乳腺良性肿瘤手术、乳腺微创美容手术等。特别是对于难以确定的甲状腺肿物性质、大脖子甲亢、难治性甲旁亢等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诊疗方法;特别重视甲状腺及乳腺疾病诊治的个体化、精准化以及规范化等;在注重甲状腺及乳腺疾病治疗效果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其功能保护和美观。
工作经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在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历任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一直担任北京医科大学、中医药大学等临床教学工作。1999年度曾被评为北京医科大学优秀青年教师;1999年~2001年远赴南极担任中国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医并荣获国家海洋局表彰;曾荣获中国医师协会人民好医生组委会颁发的德艺双馨“2019人民好医生年度人物”奖;2002年~2003年曾赴日本研修、2011年曾赴美国考察学习。
社会任职: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旁腺及骨代谢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海西甲状腺微创美容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甲状腺疾病分会常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卫生局首批北京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北京市医疗事故纠纷调解委员会专家,北京市医学会损伤责任技术鉴定委员会专家,腹腔镜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编委审稿专家,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编辑委员会编委,“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编委。
1月19日出诊
李敏(西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脱垂、卵巢肿瘤、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外阴癌的手术治疗具有较丰富的经验。擅长各类宫腔镜及腹腔镜手术治疗。
工作经历:从事妇产科临床一线工作30余年,1998年5月起历任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2007年11月-2008年11月任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2010年9月日本旭川大学访问学者。负责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全国药品临床试验研究基地7年。2003年被评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6次被评为中日友好医院优秀教师。2020年、2021年、2023年获评好大夫在线平台“年度好医生”。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华妇产科学》《子宫颈病变的诊治要点》《阴道镜诊断图谱》《阴道镜诊断案例精选》。编辑制作的《腹腔镜辅助的阴道子宫切除术》VCD,由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2年发行至今。
社会任职: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专业阴道镜与宫颈病变专家委员会委员,生殖医学杂志编委,中国生育健康杂志编委。
接受预约
陈平(西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疾病的微创治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如何减少皮瓣坏死有独特的研究。乳腺外科除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外,开展了前哨淋巴结活检、纤维乳管内窥镜检查、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保乳手术、乳腺皮瓣张力量化研究以及微创容手术的研究。
工作经历: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从事普外科工作30余年,其中专业从事乳甲外科工作20余年。
社会任职:《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委、《中华新医学杂志》编委。
接受预约
王瑶(西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垂体肾上腺亚专科负责人。
专业擅长:在中日友好医院从事内分泌代谢病的临床工作三十年,对糖尿病、垂体肾上腺疾病、甲状腺疾病诊治等方面有扎实的基础及丰富的经验。负责垂体肾上腺专病门诊的工作,并与泌外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放疗科等科室开展多学科联合门诊,研究兴趣在内分泌代谢病遗传机制及代谢综合征防治方面。
学习经历:1992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得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2011年麦吉尔大学内分泌遗传博士后。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营养学组委员。
1月19日出诊
刘健(西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超声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熟悉腹部、妇产、小器官、肌骨、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擅长乳腺、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超声引导下脏器肿物穿刺活检、囊肿硬化治疗及置管引流等诊疗工作。
学习经历:2009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获得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学位。
社会任职: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超声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国家远程与互联网医学中心青年工作委员会乳腺病组专家成员。
接受预约
张明刚(西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临床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消化科常见病及疑难病诊疗,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诊疗。擅长胰胆疑难疾病诊断。擅长胃镜,肠镜操作及相关内镜治疗,如息肉电切术,粘膜切除术,消化道狭窄扩张术,食管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擅长内镜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术。
学习经历: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工作经历:2005年-2007年于澳门仁伯爵医院学习工作3年。2012年在日本庆应大学医院任访问学者。
社会任职: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胰腺炎专业会委员。
1月20日出诊
蔡晓频(西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医学博士,副教授,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特别是对于各种甲状腺疾病的诊治,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技术,甲状腺癌术后管理,糖尿病、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治等有深入研究。学习经历:199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硕士学位,2012年获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92年至1997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内科工作五年。2000年至今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工作,对内分泌代谢系统的常见疾病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甲状腺学组委员,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内分泌和糖尿病学分会副会长,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监事长,北京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第九届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甲状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医师协会甲状腺疾病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临床内科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编委。
接受预约
夏仲元(中西医结合)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医外科科主任。研究方向为甲状腺病、乳腺病的中西医结合医防治。
专业擅长:擅长运用中医药方法诊治桥本氏病、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术后、亚急性甲状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结节、乳腺癌术后等疾病,研发有多种中药验方。擅长中医外治疗法,如非哺乳期乳腺炎火针治疗等曾获得首都医疗发展项目课题、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外治法获得北京市中医药科技项目。乳腺病中医外治法项目曾获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习经历:1978.10-1983.7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学习;1987.9-1990.7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硕士学习;2006.9-2009.7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博士学习。
工作经历:1983.8-1987.8 湖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科工作;1990.8-至今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外科工作。主持包括国自然在内的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参编著作20余部。为行业标准“中医药治疗气瘿诊疗指南”执笔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甲状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牵头人。多次受邀在《健康之路》、《养生堂》等媒体进行科普宣传。
社会任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外科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乳腺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大学外科临床学系副主任。
接受预约
朱小玲(西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擅长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与急诊介入治疗,创建了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绿色通道,大大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在疑难急危重症抢救方面凸显了强大的优势: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与急性左主干闭塞的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栓塞、高血压危象、主动脉夹层等急危重症,同时擅长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如CTO、左主干、多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
工作经历: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在北京安贞医院工作,历任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北京安贞医院抢救中心主任。从事心血管内科及心脏急危重症诊疗工作39年,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职期间团队每年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1300余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500例,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社会任职:国家卫健委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导师(冠脉介入治疗)、中华医学会北京朝阳区急诊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朝阳分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成员、《中国医药》杂志编委、《心肺血管病》杂志编委。
接受预约
刘文娴(西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重症中心主任,心脏康复中心负责人、主任医师、教授。
专业擅长:擅长诊治心血管领域常见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高危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危重症疾病的抢救、治疗和辅助器械的应用,如IABP,起搏器,呼吸机等;各种类型心力衰竭的治疗与管理,心力衰竭和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等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研究方向主要是冠心病危重症的救治及抗凝问题、急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与管理,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院内I期心脏康复等。
工作经历:1987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曾赴美国休斯敦St. Luke医院、比利时列日大学中心医院进修学习。从事心脏内科工作37年。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大血管学组委员、国际血管联盟围术期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慢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心脏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电与心功能分会委员、心肺血管病杂志编委。
接受预约
程虹(西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病、肾小管间质疾病及急、慢性肾衰竭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是急慢性心肾综合征、高血压合并心肾损伤、各种病因所致肾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治、各种代谢病所致肾脏损伤以及各种老年性肾脏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肾损伤等病的诊治。其领导的肾内科团队包括门诊、病房、血液透析室、腹膜透析室、独立的肾脏病理室及肾病研究室。在代谢性疾病肾损害、心肾交集性疾病、血管病所致肾损伤以及各种疑难危重的原发或继发性免疫性肾炎的各种基础及特殊肾脏病的诸多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目前已帮助青海、内蒙古、河南多家医院开展肾穿刺技术并同时接受肾穿刺标本帮助完成肾脏病理诊断,建立了多个医疗联合体。
工作经历:曾于2005-2006年赴德国汉堡大学肾病研究室学习工作,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主任,大内科教学主任。
社会任职: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肾脏病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病防治专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肾病中药发展研究专业专委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肾脏内科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内科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学会肾脏病专委会常委等。
接受预约
孙振荣(西医)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特别是顽固性癫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颅脑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精通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立体定向技术。
工作经历:1984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2002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在北京天坛医院持续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至今已38年。分别于1995年、1999年、2004年、2008年被天坛医院外派到内蒙赤峰、福建泉州、湖北,武汉及新疆乌鲁木齐当地神经外科负责临床业务工作。曾经分别协助北京市部分医院及新疆、河北、江西、山东、湖北等地医院开展癫痫手术的临床工作,推动了癫痫外科在我国的发展。
社会任职:北京抗癫痫协会理事。
1月18日
高伟(西医)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神经内科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博士。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后。
专业擅长:癫痫与脑电图监测、睡眠障碍与多导睡眠监测。工作经历:1992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1996年曾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徐州市优秀科技青年”称号,199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攻读研究生,2004年获神经病学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做博士后工作。
社会任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睡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微循环协会血液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精准医疗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北京医学会脑电图和神经电生理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微循环协会睡眠认知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分会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促会睡眠医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理事,北京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感染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认知障碍和相关疾病委员会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癫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应用指南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脑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医疗鉴定专家,中国健康管理社区行-城市社区全科医生培训讲师,《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国际心脑血管杂志》和《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编委、《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和《中国医药科学》审稿专家。
1月20日出诊
李宁忱(西医)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主任。医学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泌尿系男生殖系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尿路上皮肿瘤、前列腺肿瘤、肾肿瘤以及各种复杂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擅长腔内泌尿外科手术,包括各种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经尿道腔内手术。学习经历:198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泌尿外科)学位;1998-1999年在日本德岛大学医学部泌尿器科做访问学者;2006-2007年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泌尿外科做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1993年至2010年就职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2011年始就职于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大学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中心,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心主任。
社会任职: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协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泌尿外科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腹膜后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美国临床肿瘤杂志(中文版)》编委。
1月19日出诊
刘正(西医)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脊柱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骨科学博士、解放军总医院博士后。
专业擅长:从事骨科和脊柱外科临床工作20年,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胸椎间盘突出症、胸椎管狭窄症、脊柱骨折等疾病的微创手术及开放手术治疗,尤其擅长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工作经历:主持省部级基金2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7篇SCI文章。
社会任职: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协会(SICOT)中国部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脊柱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康复专委会双通道脊柱内镜学组常委,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骨科分会脊柱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组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北京中西医骨科分会微创委员,国际AO Spine会员青年讲师。
1月26日出诊
张树才(西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擅长:长期从事胸部肿瘤临床及科研工作,对于胸部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相关科研具有丰富的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及靶向和免疫治疗。
工作经历: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讨论制定了国家卫健委《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18年版至2024年版等内容;并参与了《晚期原发性肺癌中国诊疗指南(2020年版至2022年版)》等的讨论及编写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所参与的项目“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培训项目专家组成员正在参与进行国内多个省市地区的培训工作,同时作为国家癌症中心特聘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家委员会肺癌组专家正在参与国内相关培训工作。曾获得2016年度首都劳动奖章;并荣获德技双馨“2017年度人民好医生年度人物”奖。现已发表专业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了多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
社会任职:北京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北京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肺癌学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肺癌首席专家,北京市肿瘤治疗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肺癌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健促会肺癌防治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副主任等多项重要学术任职,现担任多个肺癌靶向治疗药物慈善赠药的全国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及注册医师,还担任包括中华肿瘤杂志、中国肺癌杂志、中华医学杂志等多个杂志编委。
1月21日出诊
刘树库(西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胸外三科(微创中心)原主任,微创中心首席专家。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专业特长是肺良性肿瘤、肺癌、纵隔肿瘤、食管癌等外科治疗及难治性肺结核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在局部晚期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
工作经历:北京胸科医院是全国最早开展胸外科专业的医院,也是全国最大的胸外科(160余张床位),目前胸外科手术量是北京市前三,四级手术一直保持第一。从事胸部肿瘤及结核病的外科诊断和治疗工作35年,具有极为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多年来从事胸部肿瘤包括肺癌、纵隔肿瘤、食管癌疾病、肺良性肿瘤及难治性肺结核的诊断和外科诊疗工作,尤其擅长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技术及胸部疑难复杂的外科手术治疗,近些年来开始从事胸部肿瘤包括肺癌、纵隔肿瘤、肺内小结节、肺良性肿瘤及肺结核的微创外科诊疗工作,全胸腔镜下完成早期肺癌的肺叶和肺段切除及淋巴结清除,肺良性疾病和纵膈肿瘤的微创外科手术。
学习经历:2011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MD Anderson 国家肿瘤中心参观学习。
社会任职:北京健康促进会肺癌防治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肿瘤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控烟协会控烟与肺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胸外科学系系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胸部创伤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精准医疗学组委员,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肺癌学组委员。
接受预约
刘玲玲(西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医师,教授。
专业擅长:擅长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各种湿疹、荨麻疹及药疹的临床诊治。从事皮肤性病科临床、教学、科研近40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过敏性皮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与防治及皮肤病新药临床研究。
社会任职:中国卫生监督协会化妆品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皮肤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环境与健康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委员会皮肤免疫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第二、三、四届委员会委员等。
接受预约
陈少轩(西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结直肠外科,主任医师,主诊医师。
专业擅长:胃癌、大肠癌(结肠癌、直肠癌)以及胃肠道其它肿瘤如间质瘤、神经内分泌瘤等的腹腔镜微创外科治疗。尤其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保功能手术具有丰富的经验。开展完全腹腔镜下胃、肠癌手术、直肠癌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经肛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超低位直肠癌经内外括约肌间沟保肛手术(ISR)、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保留神经的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术、经肛门直肠肿瘤微创手术(TEM、TAMIS)等术式。对消化道疾病微创诊疗、围手术期危重病人的处理,以及在消化系统外科手术的快速康复及营养支持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社会兼职: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多学科诊疗MDT专业委员会 委员;北京医师协会中西医肿瘤外科分会 常务委员;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肛肠病分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NOSES联盟 首任会员。北京市朝阳区医学会肿瘤外科专科分会委员;中国运动安全与医疗救援委员会委员;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急诊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结合胃肠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普通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腔镜基础技能培训课程培训师;中日友好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医师。是台湾台中荣民总医院访问学者,德国卡尔斯鲁尔医院、WOLF培训基地访问学者。
接受预约
孙宏亮(西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擅长肺结节、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熟练掌握CT引导下全身各部位病变穿刺活检、肿瘤消融及粒子植入等手术。
学习经历:2007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14 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影像医学专业;2011-2012年作为研究学者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放射科进行放射诊断临床训练和影像生物学标记研究。
工作经历:毕业后于中日友好医院工作至今。目前每年完成各类活检和肿瘤消融手术3000余例,积极参与临床疑难病例MDT讨论,同时开设肿瘤CT微创诊疗、肺结节微创诊疗、肺结节精准诊疗联合门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特色专项等多项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专题发言并获奖。作为第一发明人设计并申请专利两项。
社会任职:北美放射学会(RSNA)会员,中华放射学会骨肌学组Youth Club委员,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专业委员会,北京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磁共振专业委员会骨肌学组,北京市乳腺病防治学会影像专业学组委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编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编委,中华放射学杂志审稿人。
1月18日出诊
刘猛(中西医结合)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国际医联体责任主任。
专业擅长: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多种疑难恶性肿瘤的化疗、靶向、免疫以及中医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抗肿瘤所致的不良反应以及肿瘤并发症:手足综合征/手足麻木/脱发/食欲不振等;肿瘤并发症:癌性疼痛、恶性胸腹水、多汗症、癌性溃疡、消化不良、癌因性疲乏等;针药并用的手段治疗多种内科疑难杂症,如失眠、颈肩腰腿痛、过敏性鼻炎等内科疾病。
社会任职:国家互联网与远程医学中心肿瘤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肿瘤专科医联体秘书,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青年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科普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新媒体发展科学传播专家,北京中医学会肿瘤介入委员会质控专家,北京中医药学会第一届外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参研国家级科研课题12项,主持课题4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SCI及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主编或者参编专著11部;曾获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日医院辛育龄青年奖。
1月25日出诊
强光亮(西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肺移植科副主任。
专业擅长:擅长诊疗肺癌、肺部结节、磨玻璃结节、磨玻璃影(GGO)、气胸、食管癌、食管平滑肌瘤、纵隔肿瘤(胸腺瘤、纵隔囊肿、神经源性肿瘤)。尤其擅长胸腔镜微创手术,包括胸腔镜肺叶切除、胸腔镜肺段/亚段/联合亚段切除、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切除、单孔胸腔镜手术、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等。
工作经历:长期致力于肺部结节和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尤其精通胸腔镜微创手术。临床研究方向为胸部微创手术及肺移植。2001年起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获博士学位;2013年9月公派赴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访问学习1年。2009年8月-2021年8月,历任中日医院胸外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2021年9月-2022年12月,任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兼肺移植科副主任;2023年起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胸外科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社会任职:中国医促会胸外科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部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胸外科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北京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第三届委员会食管学组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胸科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健康促进会胸外科专委会委员,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北京精准医学学会委员,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北京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外聘专家,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题库建设专家,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肿瘤康复医学基金特聘专家。《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青年编委,《癌症》编委,《临床与病理杂志》青年编委,审稿专家。
获奖荣誉:2020首都医科大学胸外科学系胸腔镜手术视频比赛二等奖,2020气道管理与ERAS中国胸外科病例公开赛年度季军,2018年获得胸外科青年医师竞技大赛优秀奖,2018第五届菁英杯北京省区腔镜肺切组第二名,全国肺癌MDT专委会“胸怀伊术”杯手术视频比赛北京区第一名。2017-2018年度中日友好医院优秀教师,2015、2016、2017连续3年被评为中日友好医院优秀医师,2012年被评为中日友好医院创先争优先进个人。
科研成果:负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重点项目1项,人社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1项,北京协和医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中日友好医院青年科研项目1项,教育课题1项,北京大学医学部2014年重点立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项。获国家专利9项。参编《心胸外科学高级教程》《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罕见病病例精解》参译《单孔胸腔镜手术》《无管胸腔镜手术》《食管外科》《胸部疾病肺段切除》。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篇,发表SCI论文12篇。
1月22日出诊
韩亮(西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博士学位。
专业擅长:黄斑裂孔,黄斑前膜,视网膜脱离,复杂眼外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手术治疗。
学习经历:1999年9月- 2004年9月,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本硕连读班);2004年9月-2006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获硕士学位;2010年9月-2013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获博士学位;2019年6月-2020年5月公派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眼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工作经历:2006年9月-2010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住院医师;2010年9月-2016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主治医师;2016年8月-至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2021年7月-2022年8月,中组部“第七批”组团式医疗援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藏医疗队长;2022年10月-至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行政副主任(主管教学)。
社会任职:北京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师学会眼底病及感染学组 青年委员,北京医师学会眼科分会司法鉴定特约专家。
接受预约
班承钧(中西医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呼吸病学硕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
专业擅长:擅于中西医结合诊治呼吸危重症、间质性肺疾病、肺结节肺癌等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内镜下介入诊治。工作经历:曾于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10余年,先后师从代华平教授、姜良铎教授、谢雁鸣教授、武维屏教授、王洪武教授等中西医大家学习。发表中英文文章30余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部。
社会任职: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胸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结核病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联中药上市后研究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接受预约
张立晶(中西医结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一区主任,中西医结合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师从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陈可冀院士。
专业擅长:在临床一线工作三十余年,中西医功底扎实并有着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心血管领域常见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急危重症疾病的抢救、中西医治疗和辅助器械的应用,如IABP,起搏器,呼吸机等;各种类型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与管理。
工作经历:主持、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和研究平台的创建。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作为主要起草人制定并发布指南一部(《高血压治未病指南》),专家共识一部(《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带领科室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成功获批北京“十四五”中医药重点专科心血管科并超类,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联合立项2023年北京市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同攻关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连续多年举办国家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极大促进了中医文化的继承及传播。
社会任职: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医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副主任,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
接受预约
汤玲(中西医结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承悰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北京市非遗项目燕京萧氏妇科传承人。
专业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肿瘤、多囊卵巢综合症、月经病、痛经、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盆腔炎性疾病等妇科疾病。对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早衰、IVF-ET等临床常见疑难病从中、西医角度有独到的认识与见解,并在临床诊治中取得良好的疗效。
社会任职: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妇科流派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妇科分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产后康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分会常委。
暂不接诊
杜宏波(中西医结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感染科科主任,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专业擅长:擅长疑难肝脏疾病、功能性胃肠病及部分消化道肿瘤的综合处理。对脂肪肝、胃黏膜肠化、胃肠道息肉、胆结石、自身免疫性肝病、胃下垂等疾病有一定研究。
工作经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专业后备学术带头人,所辖科室为国家中管局中医肝胆病重点学科、肝病优势专科,脾胃病国家重点专科,主持国家及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全国中医第五批优才,第四届白求恩奖,世中联国际贡献二等奖等奖励。
社会任职: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区域肝病诊疗中心主任。
接受预约
王海隆(中西医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博士生/后导师,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擅治高尿酸血症/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肩腰腿痛、颈椎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产后风湿、银屑病关节炎、白塞、肌炎/皮肌炎、硬皮病、免疫相关呼吸、肾脏、消化、血液、皮肤损害。
社会任职:美国梅奥诊所访问学者,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英才•名医培育对象,北京东城区优秀人才,北京通州区运河中医药人才指导老师,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第一届国家卫生计生委优秀青年。
接受预约
王晏美(西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肛肠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肛肠专业学科带头人。
专业擅长:重度痔、环状痔、复发痔、高位肛瘘,复杂肛瘘、复发肛瘘、炎性肠病肛瘘、各种肛周脓肿、小儿肛瘘及脓肿、肛裂、肛门直肠狭窄、藏毛窦、直肠脱垂、肛肠手术后遗症修复、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息肉、肛窦炎、慢性肛门直肠痛、肛周瘙痒等。
工作经历:创新与领先技术是双向等压引流治疗高位和复杂性肛瘘及脓肿,小儿肛瘘分期治疗法,横分纵扎术治疗重度及环状痔,从痹论治慢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等。获省部级奖5项。
社会任职: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外科分会会长,第一、二届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总干事。
接受预约
姚志远(西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技术岗三级),教授,中日友好医院皮肤健康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如甲癣,手足癣,体股癣等以及性传播疾病如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梅毒等; 对银屑病,白癜风,酒糟鼻,湿疹皮炎,老年瘙痒症等顽固难治性皮肤病及疑难危重性皮肤病的诊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学习经历: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北京协和医学院,曾在以色列、泰国、美国及日本进修学习。
工作经历:曾任中日友好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及疾病预防控制处/院感办副处长(主持工作)。曾获中日友好医院医疗奖,中日友好医院优秀教师奖,中日友好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奖,中日友好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奖,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奖,中日友好医院优秀党务工作者,国家卫健委优秀共产党员等奖励。主持科研课题多项;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参编皮肤病学专业著作2部,参编人卫版皮肤病学教材3部。
社会任职:中国抗衰老促进会中老年病管理工作委员会皮肤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朝阳区预防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皮肤病质控中心银屑病专业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皮肤病与皮肤衰老防治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学装备人工智能联盟皮肤科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真菌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感染性皮肤病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康复专业委员会皮肤性病康复学组委员,北京整合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环境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环境与健康专业委员会银屑病学组副组长,北京市朝阳区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理事。
1月25日出诊
郝伟欣(中西医结合)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病、慢性肝病、糖尿病、妇科疾病及内科杂病等。
工作经历:1987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到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工作至今·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在风湿免疫性疾病、痛风、糖尿病及其他内科杂病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北京市中青年名中医。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及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7篇(其中SCI论文3篇)。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医学》授课、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实习生、进修生的临床带教。
社会任职: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接受预约
王兆艳(西医)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专业擅长:擅长治疗眼眶及眼睑各种肿瘤,复杂眼眶骨折手术修复,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内科治疗及手术治疗。
学习经历:1983.09-1989.07 第四军医大学,空医系,学士学位;1992.09-1995.07 第四军医大学,眼科学,硕士学位;1995.09-1998.07 第四军医大学,眼科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98.09-2006.07 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主治医师;2006.07-2014.07 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2014.07-至今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接受预约
杨萌(西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呼吸系统气道炎症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炎、肺栓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擅长抗肿瘤治疗肺损伤的处理及肿瘤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管理。
学习经历:199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日语医学专业;2000年-2001年在日本金泽医科大学呼吸内科研究室进行肺腺癌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2007年9月至2007年12月在日本千叶大学附属病院胸外科进行支气管镜操作训练。
工作经历:毕业后于中日友好医院工作至今。2003年至2004年在中日友好医院大内科及担当住院总医师;2006年起担任主治医师及主诊医师;2021年担任中日友好医院药物临床试验肺癌专业主要负责人/主要研究者;2020年作为国家卫健委首批国家医疗队成员参加援鄂抗疫工作。近5年来平均年专家门诊量为4000人次,年出院患者2000人次,开设慢性咳嗽专病门诊、哮喘门诊、肺癌(呼吸)专病门诊、肺癌罕见突变靶向门诊、肺结节精准诊疗门诊、肺结节随访门诊,成立中日友好医院肿瘤免疫治疗沙龙、肺癌MDT。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课题2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国内外肺癌临床药物试验20余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专题发言并获奖。作为第一发明人设计并申请专利两项。
社会任职:国际癌症研究协会(IASLC会员)、CSCO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呼吸病学专委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学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学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常委,北京肿瘤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委员,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肿瘤精准能力提升项目——肺癌方向专家组专家。
1月17日出诊
李建红(中西医结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容主诊医师。
专业擅长: 湿疹、荨麻疹、痤疮、面部皮炎、酒渣鼻(玫瑰痤疮)、白癜风、银屑病、带状疱疹、黄褐斑、病毒疣、结节性红斑等各种常见和疑难皮肤病、损容性皮肤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和激光美容。
学习经历:分别获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性病学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长期从事皮肤性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等多项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社会任职: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皮肤科专业组组长,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上市后研究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评价中心评审专家,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评审专家。
1月22日出诊
崔红(西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儿童保健、儿童营养、小儿肥胖、新生儿疾病,尤其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
社会任职:兼任北京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早产与早产儿医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
1月16日出诊
李敏(中西医结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博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小儿急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哮喘,小儿抽动症,小儿厌食。
学习经历:先后师从于北京优秀名中医郑军教授、首都国医名师温振英教授、国医大师王烈教授及国医大师丁樱教授。
工作经历:现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工作30年,在儿童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相关性疾病、精神-神经疾病及儿童预防保健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对于中医小儿外治法进行了多项研究。曾主持制定共识2项、指南1项、标准1项,主持课题6项,参与课题多项,发表文章40余篇,作为副主编、编委参与教材编写4部。
获得荣誉: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继承人,2015-2016年度光明网“全国十大优秀儿科医生”,2018年度中国医师协会“2018年度人民好医生”,2012-2018年度“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大讲堂”优秀健康科普专家,第二届(2020)首都中医榜样人物,2022年首都中医为民办实事榜样人物暨首都杏林健康卫士,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社会任职: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常委,世中联儿科分会常委,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副主委,中国妇幼研究会中医适宜技术分会副主委等。
2月14日出诊
丁丹丹(中西医结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肺炎、鼻炎、哮喘、鼾症、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便秘。小儿抽动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小儿遗尿等。
工作经历: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儿科学硕士),兼具中医儿科学和西医儿科学临床技能。先后师承于北京中医医院原儿科主任郑军教授、北京儿童医院原中医科主任闫慧敏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王应麟等名医。是北京市第六批中医药专家(王应麟)学术经验继承人。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温振英传人(李敏)传承工作站负责人。发表SCI源文章1篇,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参加专著撰写6部。
社会任职: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第六届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并主持两项局级科研课题。
接受预约
杨爱君(西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儿童呼吸、消化、新生儿等疾病诊治。在儿童急慢性咳嗽、重症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泻、便秘,新生儿肺炎、黄疸诊治及新生儿护理等有丰富的经验。
学习经历:2010年4月至10月赴加拿大东安大略省儿童医院做访问学者,2013年至2016年参加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第二届西学中高级研究班学习。曾主持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基金、北京友谊医院李桓英基金,并多次参与过多项国家级、市级科研课题。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 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参与多项共识的编写,主编、参编著作、教材多部。
工作经历:1990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医疗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儿内科临床工作,多年担任门诊组长、病房组长、儿科副主任。诊治、抢救了大量危重新生儿、儿内科病人,多次获院重大抢救成功奖和疑难疾病诊治奖。
社会任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第九届常委(第七、八届秘书长)、呼吸学组副组长;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儿童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儿童安全用药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委员;北京市哮喘协作组委员;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中国医刊》杂志第十届编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第四届编委等。
1月25日出诊
张琪(西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擅长:儿童/新生儿危重症救治、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治,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重症肺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诊治及靶向治疗、慢性咳嗽、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有丰富的经验。
学习经历: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Riley儿童医院访学1年。
工作经历: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8年,近5年承担了北京自然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专项、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T程、国家高水平临床研究重点项目子课题、北京市研究型病房建设临床研究项目子课题、出生人口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人类遗传资源中心项目。发表论著8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获批专利8项。
社会任职: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儿科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副主席;国家疫苗行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儿科学组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委;北京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专科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儿内科医师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学会早产与早产儿分会委员;北京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理事。
接受预约
刘小梅(中西医结合)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科肾脏专业知名专家,儿内科主任医师。目前任国际医疗部办公室、保健管理办公室、综合科、中西医结合教研室主任等部门主任。
专业擅长:曾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进修学习中医,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儿科常见内科疾病、肾脏泌尿系统疾病,包括肾炎、肾病、血尿、蛋白尿、泌尿系感染、遗尿、排尿异常等诊疗与体质管理方面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
社会任职:现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儿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委员会肾脏风湿内分泌学组副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童健康协同创新平台专家委员兼秘书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协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儿童遗尿疾病管理协作组副组长;华北大区遗尿管理协作组组长;世界中医联合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专业委员会荣誉顾问等。
接受预约
胡艳(中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擅长:从事中医儿科临床36年,主要涉及小儿呼吸系统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消化系统厌食、腹泻、消化不良以及小儿风湿肾脏、过敏性紫癜、婴儿肝炎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工作经历:参与及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了《裴学义儿科临证百案按》,《儿童风湿病》等专著,牵头制定了《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2023)》、《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及《儿童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2022年获“首都中医为民办实事榜样人物暨首都杏林建康卫士,2024年获“首都杏林建康卫士”之学术融合之榜样人物。
社会任职: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产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国家卫健委继续教育中心儿科专委会中医儿科学组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
接受预约
刘玉雷(西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
专业擅长:主要研究方向是肩、膝和肘关节疾病的微创治疗,包括肩袖撕裂、肩周炎、肩关节脱位、网球肘、前后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损伤等。可熟练完成关节镜下肩袖缝合、肩关节脱位矫正、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修复等手术。
工作经历:在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从事运动医学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相关基础研究近20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多次在全国和北京市骨科运动医学会议上学术汇报和交流,曾获得中华医学会第一届肩肘外科年会优秀论文奖。主持完成教育部基金1项。曾获“全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社会任职:美国康奈尔大学特种外科医院和法国CHP医院高级访问学者。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肩肘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肩肘外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肩肘外科学组委员。欧洲肩肘外科协会会员,美国骨科研究协会会员。
1月16日出诊
李博(中西医结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主任医师。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中医经典病房主任。
专业擅长:消化内科和妇科共病为主,胃痛,腹胀,便秘,月经不调,痛经,不孕,卵巢早衰的中西医综合治疗。疾病: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复发性口腔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多囊卵巢综合症,胰岛素抵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巢早衰,代谢综合征诊治,肿瘤预防及康复,及妇科身心疾病。经常主持和参与多学科疑难复杂疾病的会诊决策。
工作经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第五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六批北京延庆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师带徒传承指导老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人。先后入门师从李峰,唐旭东,许昕,李乾构,张炳厚,刘清泉等中医名家学习。2006年到2017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援非经历:2008年7月—2010年1月,受国家派遣,在坦桑尼亚Muhimbili National Hospital 中坦传统医疗合作中心,进行艾滋病及其他疑难杂症的中医药诊疗工作1年半;2017年至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主任医师。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中医经典病房主任。第41期笹川医学奖学金 京都大学访问学者。2022年受医院上级指派多次出征,出色完成冬(残)奥医疗保障任务,担任北京援藏医疗队北京中医医院队长。担任北京临时方舱医院舱内医务处长以及8组组长。北京中医医院综合救治危急重症疑难杂症会诊专家组成员。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03151,81774146),倡导医患共建诊疗及疗效评价模式,“医患共建式循证疗效评价”方法及软件。2015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倡导诊疗的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药而疗人之疾”,出版小说体科普畅销书《诊室里来不及说的话》《调好肠胃百病消》《胃靠养肠靠清》1-2系列,纸质电子出版累计发行30万册。发表SCI及其他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以及其他科技进步奖多次。中华中医药学会基层医生培训“春播”“五行”“精耕华韵”专家组成员,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医基金 “甫寸医基金公益项目”发起人。
社会任职:STAR评级工作组中医药学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学分会教育与普及学组委员;日中医学協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1月25日出诊
程志强(中西医结合)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教学主任。
专业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直肠癌、肝癌、胃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降低毒副作用、减少并发症;使用氩氦刀微创冷冻消融治疗晚期肿瘤;中医药及针灸治疗内科疑难病杂病及妇科常见疾病。
工作经历:曾参加科技部国际合作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多项课题。完成中日友好医院院级课题2项,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北京市自然基金课题1项;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中日友好医院院级课题1项。SCI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3本著作,参与12本肿瘤专业书籍的编写。曾获三项学会科学技术奖、中日友好医院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中日友好医院优秀教学管理者、优秀医师、优秀教师,北京市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三优教学团队首席师;获2023人民好医生年度人物称号!
社会任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技术推广特聘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中西医结合预防与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精准医疗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中医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冷冻治疗学会会员;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首席师。
接受预约
曾雪(中西医结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许铣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
专业擅长:银屑病、荨麻疹、皮炎湿疹、痤疮、白癜风、带状疱疹、扁平疣等。
工作经历: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20年,曾任美国UCSF银屑病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秉承中西医汇通的学术思想,临床上擅长运用传统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银屑病、荨麻疹、湿疹皮炎、痤疮、白癜风、带状疱疹、扁平疣等慢性皮肤疾病,在免疫炎症性皮肤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对从脾胃论治皮肤病有独特见解,重视调理脾胃,临床疗效肯定。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在国内及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5部。
社会任职: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接受预约
武丹蕾(中西医结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科室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黄斑水肿;中医辨证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血症;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干眼;非药物疗法治疗儿童屈光不正;针药并用治疗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疑难眼病及手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等疾病。
工作经历: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眼科专业,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9年。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国家中医管理局级课题1项,广安门医院院级课题3项,参与药物临床试验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发表核心期刊文章10余篇,参与编写论著3部。
社会任职:兼任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接受预约
李涛(西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北医三院耳鼻喉科是全国重点专科,目前在北京市耳鼻喉科领域重点专科综合评价排名第一。本人擅长耳、鼻、咽喉常见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咽喉良恶性病变、儿童腺样体肥大、成人及儿童鼾症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是北京大学医学部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入选人,主持国家省部校院级纵向课题10余项。
社会任职:美国爱荷华大学附属医院访问学者;西藏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整合医学学会心理行为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抗癌协会头颈分子肿瘤诊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鼻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工融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睡眠分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第三届医政准入审核专家。
接受预约
刘云龙(西医)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长期致力于周围血管的各项疑难杂症诊疗,其中擅长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急慢性血栓)治疗、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的局麻微创快速治疗、动脉出血栓塞及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的栓塞治疗、有独创的介入高压灌注肺动脉栓塞的治疗、以及糖尿病足的保肢治疗,年平均手术400多台。
工作经历:长期从事周围血管疾病方向的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参与省部级课题1项,在国际期刊多次发表文章。
社会任职:担任北京腾睿盛鼎科技有限公司医学顾问。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微创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兼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互联网医院分会心血管研究学组委员等职务。
1月19日出诊
马晓博(西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专业擅长:擅长外中耳疾病(耳廓畸形,中耳畸形,外耳道狭窄闭锁,中耳炎,外中耳胆脂瘤等)、人工听觉重建(人工听骨,骨桥,人工耳蜗等)、侧颅底疾病(听神经瘤,副神经节瘤,脑脊液耳漏等)、眩晕(梅尼埃病)及面神经疾患(面神经瘤,周围性面瘫等)的外科治疗。尤其擅长耳内镜微创手术。
社会任职:首届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颅底外科委员会委员及耳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眩晕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人工听觉、耳内镜、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眩晕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医疗卫生专家。
接受预约
刘正新(中西医结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教授,全科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擅长:消化道肿瘤的内镜下早期诊断和治疗。
工作经历:曾任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兼教育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多次被评为校级或市级优秀教师。2004年日本东京癌研究会病院内镜部访问学者;2013年第二届北京西学中高级研修班学习。目前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医卫委委员、国际胃肠病学会会员、中国医促会结直肠分会常委、老年健康委员会常委,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第八届委员会智能内镜与医工结合专业组委员。北京市科普作协第七、第八届理事。《中国实用内科》《国际消化病学》《中国医学人文》等多家杂志编委。获得过国自然、985、教育部归国基金资助,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编撰和翻译了5本专业书籍,发明专利一项。
社会任职:日本东京癌研究会病院内视镜部访问学者;北京市第二届西学中高级研究班学员;国际胃肠病学会会员;中国医促进会结直肠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市科普作协理事九三中央医卫委委员;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第八届委员会智能内镜与医工结合专业组委员。
接受预约
谭嗣伟(中西医结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中心胃肠外科肛肠诊疗组组长,副主任医师,西城院区普外科门诊组长。
专业擅长:擅长肛肠盆底疾病及腹外疝的微创微痛治疗。先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肛肠医院,东直门医院,广安门医院进修学习肛肠专业。师从李东冰教授、李国栋教授、赵宝明教授。以肛肠微创手术,无痛病房,日间手术管理为特色,主刀完成肛肠手术近万例,肛肠日间手术2000余例。以痔的精准个体化治疗为特色,孕产妇痔疮治疗,痔出血的门诊特色注射治疗(第二天可上班),痔脱出的无痛日间治疗(第二天可上班),嵌顿痔的综合治疗,高龄腹股沟疝局麻微创手术,脐疝局麻微创手术等均有丰富经验。
工作经历: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硕士毕业,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工作至2017年11月;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肛肠科工作;2019年12月至今,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工作;2013-2016年,参加北京第二届西学中高级学习班(中国中医科学院)毕业。
社会任职: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中西医结合学组(2024年)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肛肠外科专家工作组(2024年) 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肛肠学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肛肠学会肛肠日间病房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肛肠学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肛周疾病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委员会疝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老年医疗保健分会消化道学组委员。
接受预约
段鸿洲(西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
专业擅长:神经外科手术技术较全面。擅长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及开刀手术治疗,包括: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瘤及脑血管畸形的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等。在颅内肿瘤(脑膜瘤,垂体瘤,胶质瘤,听神经瘤等)的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的微血管减压手术;脑积水,脊柱脊髓发育畸形及肿瘤,颅骨缺损等的微创手术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年手术量近300台,是国内较少开刀手术与介入手术均掌握的两栖神经外科医师。
工作经历:200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临床医学系七年制;2007年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张家湧教授;2010年获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鲍圣德教授;2010年留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工作,聘为主治医师;2014年被聘为副主任医师;2014年于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Health system访问学习;2015年被聘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5-2016年作为访问学者于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院及相泽病院交流访问;2021年被聘为主任医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研究生论文评审专家。
学术研究:目前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在内的6项基金,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基金多项。拥有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在国际神经外科界有影响力的杂志如:JAHA,Journal of Neurosurgery, Neurosurgical focus, Frontiers in Neurology,World Neurosurgery, Acta Neurochirurgica等杂志SCI论文20余篇,国内论文30余篇,多次在国内外会议发言,主编《临床神经疾病诊疗思维与拓展》及《实用神经外科疾病综合诊治策略》,参编参译《神经系统肿瘤学》,《周围神经外科病例分析》,《临床神经外科诊疗精要》,《现代神经外科诊疗精粹》等著作。目前是《Neurosurgical Review》,《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Frontiers in Neurology》等国外期刊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中国综合临床》,《中国当代医药》等国内核心期刊审稿专家及特约编辑。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北京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专业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神经外科转化医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慢性病防治管理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外科学系教授委员会委员;北京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委员。
接受预约
许冬(中西医结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中心门诊部主任,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擅长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脂肪肝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中西结合健康管理。
学习经历:1995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获消化内科专业临床硕士学位;2013~2016年北京市中西医结合高级研修班学习;2015年赴美于哈佛大学附属BethIsraelDeaconessMedicalCenter(BIDMC)作访问学者;2023年9月至今第二期全国优秀西医学习中医高级研修班,师从北京中医院张声生教授跟师学习。
工作经历:入职北京友谊医院历任内科住院医师至主任医师、知名专家,曾任国际医学部副主任,现任北京友谊医院副中心门诊部主任,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岗位之星。发表学术文章20余篇,参与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
社会任职:北京中西医结合国际交流与技术合作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
接受预约
袁玲玲(中西医结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中医学博士。
专业擅长: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对皮肤科常见病和疑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皮肤疾病如银屑病、皮炎湿疹、荨麻疹、痤疮、玫瑰痤疮、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脱发、紫癜、硬皮病、皮肤癣病(真菌感染)及性传播疾病等。
工作经历:自工作以来,参与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在国家级核心杂志发表论著30余篇。曾多次于中央电视台《生活圈》、北京电视台《生活面对面》、河北广播电视台《燕赵名医堂》等各大媒体对皮肤科疾病及皮肤护理美容进行科普宣传。
社会兼职: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中药原创技术研究分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医疗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委员;卫健委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专家。
接受预约
巴特尔(西医)
应急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专业擅长:神经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主要擅长脑血管病专业。主要进行脑血管病的外科和介入治疗,包括颅内动脉瘤栓塞和手术夹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烟雾病和成人颈内动脉闭塞的颅内外动脉搭桥、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型、急性脑梗的溶栓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等。从事脊柱脊髓疾病的微侵袭神经外科治疗,如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和脊髓空洞分流术,颈椎、腰椎病的微创突出间盘摘除减压及植骨内固定治疗,后颅凹枕下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的微创功能神经外科。
工作经历:1993年9月-1996年7月,内蒙古医学院临床医学学士;1996年12月-2000年6月,内蒙古锡盟医院医师;2000年9月-2003年7月,兰州大学医学部神经外科硕士;2004年4月-2021年12月,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2022年2月-至今,应急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带组。
社会兼职: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委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北京市脑病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
接受预约
于国泳(中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治未病中心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五运六气研究所执行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重点专科负责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擅长运用五运六气理论、运气针法和龙砂膏方治疗临床疑难病症,包括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疾病、高尿酸血症,特别擅长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慢性疲劳、失眠、更年期综合调养。
工作经历:师从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五运六气大家顾植山教授、岐黄学者王耀献教授、膏方大家王国宝教授。全国首届西学中优才、第二届北京市西学中优才。北京卫视《养生堂》、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特邀专家。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北京市“上工示范人物”。
社会兼职: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中药原创技术分会会长、北京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标准评审专家委员会专家;国际自然基金评审专家;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地区龙砂医学推广基地负责人。
1月18日出诊
任学军(西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心内起搏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业擅长:擅长心血管领域常见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衰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擅长各种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心脏猝死的预防。擅长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起搏器的植入术、心力衰竭的心室再同步起搏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工作经历:198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36年。曾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电生理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在法国路易巴斯德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器械植入与射频消融。
社会任职:担任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女医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心脏起搏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心电生理起搏分会委员。
接受预约
李艳红(中西医结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
专业擅长:卵巢早衰、不孕症、月经病、宫腔粘连、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宫腔镜下妇科疾病的诊治。
工作经历:师从国医大师薛伯寿教授、首都国医名师冯兴华教授。主持、参与国家级、院级课题5项,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医学著作2部。
社会任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生殖学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妇科生殖专委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妇科分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整合医学会血栓与止血分会委员。
接受预约
李文海(西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专业擅长:皮肤激光美容(祛斑、祛红、除皱、面部皮肤年轻化、激光脱毛等),痤疮和玫瑰痤疮,面部皮肤病,性病,病毒性皮肤病,色素性皮肤病,老年性皮肤病,毛发和脱发疾病。
工作经历: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先后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2004年5 月~ 2006年5月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医院皮肤科、 临床研究所皮肤老化实验室作访问学者。从事皮肤性病临床工作、教学和科研30年,临床经验丰富。系统掌握了皮肤科各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熟练开展各种皮肤激光美容技术。2002年发现并报告国内首例色素血管性斑痣错构瘤病,对国内的性病恐怖与性病过治现象做过系统分析,文章发表于2004年《中国性科学》。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参与著书9部。在工作期间获得临床医师奖、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员工奖。主持并完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内基金、主持中华医学会欧莱雅基金,参与国自然基金、北京大学985项目基金、重点学科建设基金等科研基金。多年来作为科里教学秘书和北京市住培专业基地主管,负责研究生和进修医师的教学及工作安排,负责住院医的规培工作,参加大课授课,实习带教;参与有关教学的各种会议、出题、考试考核等各项教学任务。多次作为裁判员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工作。经常参加国内学术交流,及时掌握学科发展新动态,积极参与开展新技术,以皮肤激光美容和性传播疾病的诊治为主要研究方向,在皮肤美容和性传播疾病的综合治疗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社会任职: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皮肤美容分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激光美容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医美容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委员;梅毒研究中心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性传播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性病研究中心委员;致公党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基层健康教育与科普分会常委;北京移动互联网健康服务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皮肤科分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评审专家;北京市西城区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国家卫健委临床医学科普专家,《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和《中国卒中杂志》审稿专家。
接受预约
牟明威(西医)
北京东城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副教授。
专业擅长:年平均诊治患者过万人次。近10年来主刀完成骨科手术约3200例(不包括急诊手术),其中创伤骨科约600例,脊柱外科1040例,肩、髋、膝关节初次置换及翻修手术1120例,关节镜手术400例,矫形外科及骨肿瘤100例。
工作经历:1998年考取白求恩医科大学骨科专业硕士,师从国内著名骨科生物力学专家徐莘香教授。2001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骨研所驻站研究,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脊柱、关节专家卢士壁教授。2004年博士毕业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工作,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在东直门医院东区任骨科主任,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脊柱及关节(各半年),2015年7月至9月在北医三院进修脊柱,2015年10月获瑞士AO奖学金在上海长征医院做脊柱访问学者,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医科学院西学中博士班学习,师从国家级中医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院长朱立国教授。2019年8月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创建骨科中心,同年9月受北京市卫健委派遣,到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县中医院挂职扶贫,任副院长。国外学习:2006至2011年间曾赴日本东邦大学大森病院,韩国光州大学,德国ENDOCLINIC,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台湾阳明大学做访问学者,开展客座研究及学术交流。近5年,完成硕士研究生培养9名,每年常规完成博士研究生班及硕士研究生班大课及临床带教,培养进修人员12名;近5年发表论文14篇,第一作者7篇,其中SCI收录2篇。主编著作2部。承担课题5项,其中北京中医药科技发展面上课题1项,为项目负责人:校级课题2项,均为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分别排名第四、第五。
社会任职: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主任委员、理事;中国医促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肢体重建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针刀学会委员,白求恩专家委员会委员。
接受预约
王平平(西医)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卒中抢救中心副主诊,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擅长脑血管病领域常见疾病如急性脑梗死、脑血管狭窄、脑出血临床诊断和治疗;脑血管介入前评估;急危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急救及综合管理。
工作经历:从事临床一线工作二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目前主要负责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绿色通道患者的评估、治疗、管理及研究工作。多次获得院内嘉奖,发表中英文文章三十余篇,主持课题四项,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中西医结合诊疗新策略”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脑血管病中西医神经病学临床及科研工作。
社会任职: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神经内科委员会秘书;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中医体质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养生分会康复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会分会委员。
接受预约
李石良(中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主任(2003-2023),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专业擅长:其主要研究领域为超声可视化针刀技术在慢性软组织疾病与疼痛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他在颈源性头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等研究领域有较高造诣。
工作经历:从事针灸临床工作近40年,从事疼痛及针刀医学研究与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是国内知名的疼痛、针刀与针灸专家,在全国享有盛誉。主持制订了《颈源性头痛针刀临床诊疗指南》等行业标准三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与诊疗标准一项;他带领团队与北京大学密切合作,经过十多年深入研究,创新性地推出一大批精准微创治疗技术,成功地将在临床应用数十年的传统“针刀”技术发展为系列化的“可视化针刀微创技术”,推动针刀技术进入了可视化时代。可视化针刀微创技术 2019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选为国际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023年被中国科协评为中医药领域典型案例“先导技术”、2024年被国家卫健委遴选为“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项目”,成为在全国临床各学科快速推广的中西医高度融合的临床新技术。该技术实现了超声引导技术与针刀微创技术的有机结合,使针刀微创治疗成为一项可视、精准、安全可靠的医疗技术,超声引导技术的应用为针刀临床的术前诊断、术中引导和术后评估提供了可视化技术保障,使医生可以在术中从容避开神经血管及其他重要组织结构,精准识别治疗靶点,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保障了医疗安全。该技术自全国应用以来,显示了非凡的临床意义,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中取得非常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帮助相关学科实现了长足发展。李石良教授领导的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成为本学科领域全国领头羊,主导着本学科的学术发展方向,其所领导的中日友好医院超声可视化针刀技术专科医联体已有二百多家医院加盟。可视化针刀精准微创治疗技术在慢性软组织疾病与疼痛领域具有极大的优势,其适应症包括脊柱、四肢关节、周围神经卡压及软组织疼痛等临床常见疾病,临床总有效率为95%,部分疾病治愈率达到100%。
主要学术成就:
1、创立可视化针刀微创技术体系,是这一临床技术的奠基人,其科研成果“可视化针刀微创技术体系的研究与构建”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2023年度科学技术二等奖。
2、在国内外率先完成系统的针刀应用解剖学研究,并于2014年出版针刀医学史上第一部专科临床解剖学著作——《针刀应用解剖与临床》,奠定了针刀医学学科临床解剖学基础;
3、在国内较早应用超声可视化技术,带领团队参与主导了国际上最权威的疼痛超声诊断著作《WALDMAN疼痛超声诊断图解》这一巨著在中国的翻译出版,推动了超声引导技术在国内临床、尤其是中医临床的应用,同时是国际上最早将超声可视化技术应用于针刀临床的学者之一。
4、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7篇,出版著作十余部,其中主编四部。作为副主编参与主导了中医药高等教育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针刀医学》等六部教材的编写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博士、硕士等高层次医学人才。
社会任职:上合组织成员国医院联盟传统医学特色医疗技术联盟名誉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超声可视化针刀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产学研促进会——中国疼痛诊疗康复协同创新平台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接受预约
刘乃刚(中医)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专业擅长:慢性软组织损伤与疼痛疾病、骨关节疾病和部分疑难疾病的针灸、针刀临床诊疗。
1、针刀治疗颈椎病及相关疾病:颈椎病、颈源性头痛、颈源性眩晕、颈源性耳鸣、颈源性高血压,颈肩综合症等。
2、针刀治疗腰椎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骨质增生、轻度腰椎滑脱、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等。
3、针刀结合整脊治疗轻度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等
4、针刀治疗膝关节疾病,如膝骨关节炎、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鹅足滑囊炎、髌下脂肪垫损伤、髌上滑囊炎、髌韧带损伤等。
5、针刀治疗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与疼痛疾病,如:肩周炎、网球肘、腕管综合症、足跟痛、肩背痛、筋膜炎、腰肌劳损、肩胛提肌损伤、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臀中肌损伤、梨状肌损伤、坐骨结节滑囊炎、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等。
6、针刀结合蝶腭神经节刺激术治疗慢性鼻炎、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
7、针刀治疗面瘫后遗症、痛风性关节炎、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腕掌关节病等。
8、针灸、针刀治疗胃食管返流症、慢性咽炎、慢性胃炎等。
9、针灸、针刀结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
10、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中风后遗症、失眠、胃肠功能紊乱、便秘、前列腺增生等。
工作经历:主编专业及科普著作100余部,国家卫健委“十三五”规划教材《针刀刀法手法学》编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微创针法“十三五”创新教材《中医微创针刀治疗学》副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针刀医学》编委。参加或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及博士点课题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获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首都中医药“杏林健康卫士”,中日友好医院优秀教学人员奖等20余项。
社会任职:兼任燕京针刀学派传承工作室副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刀疼痛康复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疼痛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青年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家库专家,北京市第四批健康科普专家等。《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针刺研究》、《北京中医药》、《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审稿专家。
急诊指导
李晓晶(西医)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常务副主任,医学博士。
专业擅长:急诊危重症的抗感染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治疗,重症营养治疗,重症感染治疗,危重症管理,营养治疗,床旁血液净化。
社会兼职: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委;北京急诊医学学会血栓与止血分会副主委;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分会委员;北京整合医学学会叙事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灾难救援分会理事;北京急诊医学学会生命支持分会委员。
产科指导
刘春雨(西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专业擅长:擅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治及子痫前期的预防,妊娠期糖尿病、早产的孕期保健,产程的观察及手术,产后出血的识别和治疗,妊娠期合并内外科疾病的综合管理。
工作经历:2017年授予北京市职工高级职业技术能手。2018年支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一年,任妇产科主任及终身特聘专家,《健康报》、《北医》、人民网、健康界等多家媒体平台多次报道相关事迹,被评为中组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先进个人。2020年参加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儿科与围产期教育中心模拟训练指导讲师项目获指导讲师资质。2022年获评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共产党员。
社会任职:现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母胎医学分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北京医学会早产与早产儿医学分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急诊医学会青年与创新转化分会委员。
车轲(体检指导)主任医师,曾在北京协和医院健康医学中心就职。
专业擅长:本人在工作中更多侧重于医疗各专业的管理,探索管理服务于临床医生和广大的病患群体,尤其是在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中深入研究国家的医保政策,最大限度的普惠参保病患。在健康医学中心工作期间潜心研究人体生理机制和疾病发生的辩证关系,总结出一整套疾病预防的理论体系(如:老年痴呆、免疫系统疾病、心脏骤停、非器质性不孕不育等)
学习经历:1978—198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医学院神经精神临床专业毕业。
工作经历:1982—1988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医师);1988—1992调入北京市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外科(主治医师);1992—1995调入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主任科员);1995—2000北京协和医院门诊部医疗保险办公室(门诊部副主任兼医疗保险办公室主任);2000—2005北京协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05—2007北京协和医院发展处(主任科员);2007—2017北京协和医院健康医学中心(VIP查体咨询医师)。
罗杰(病理指导)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长期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对消化道肿瘤、呼吸道肿瘤、乳腺癌、女性生殖和泌尿系统肿瘤积累了丰富的病理诊断经验,尤其擅长胃、肠、胰、肝胆、肺、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以及垂体腺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嗅神经母细胞瘤等全身各部位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疑难病理诊断,是国内神经内分泌肿瘤领域著名专家。
工作经历:1988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就职于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至今。多次荣获中日医院“优秀教师”和“优秀医生”称号。2017年荣获卫计委“人民好医生”荣誉称号;2021年和2023年荣获好大夫在线平台“年度好大夫”称号。
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头颈疾病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病理分会头颈学组副组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CACA)神经内分泌肿瘤学组常委,中国医促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专委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胰腺病专委会胰腺NEN专委会委员,中国宋庆龄基因会疑难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理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肿瘤病理精准诊断研究会常务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温馨提示:
前来就诊的患者,请携带身份证,医保卡等有效证件。
有病史的患者、请携带近期就诊检查单,方便医生了解病情。
初审:李颖
复审:杨丽丽
终审:朱东日